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戰略部署,更好匯聚高校科技和人才資源👉🏻,加快推進“雙一流”“雙特色”建設,持續提升高校科研工作服務“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創新型省份建設能力,根據《吉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就做好2024年度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組織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用好申報指南🍰🏋🏿♀️,對接振興發展急需
《2024年度科研項目申報指導性目錄》(附件1)是本年度省教育廳擬重點支持高校科研項目申報方向的總指引🚣。各高
校要深入研究指南列出的研究領域及重點方向👩🏼🎤,緊密結合學科專業優勢、科研基礎🎭、隊伍現狀,對標《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意見》《吉林省科學技術發展“十四五”規劃》以及《吉林省“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聚焦我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六新產業”、“四新設施”發展急需🦸🏿♂️,有組織開展科研攻關👨🏽🍼,切實提升申報項目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同時支持自由探索🤙。
二、嚴格申報要求,分類做好校內初評推薦
2024年度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分“科學技術研究、社會科學研究、產業化培育和專項項目”四個類別🎴。其中,“產業化培育項目”列為省政府重點工作。依據新修訂的《管理辦法》🫅🏼,2024年度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分為科學技術研究、社會科學研究兩類項目分設“重大🦹♂️、重點🤹🏿、優秀青年📣🧏🏿、一般”四個層次🖐🏼。其中🤙,重大、重點🦸🏼♀️、優秀青年項目不設申報限額,各高校可對照《指導性目錄》所列重點支持方向,對申請重大𓀉、重點🙋🏿♀️、優秀青年項目進行校內初評、分類擇優推薦。“一般項目”由學校初評◀️,實施限額推薦(推薦限額見附件2)🙎🏻♂️,壓實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主體責任🧑💼,支持高校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開展科研攻關,加快提升高校教師整體科研能力。
從2024年起,適應發展需求,按照“自主自願💃🏽📼、量力而行💁♀️、保證質量”的要求🛫,立足自身學科專業建設實際和提升層次水平需要,申請一定數量的自籌項目👩🏽🍼,自籌項目采取“校級初評限額推薦、省級復核認定”的遴選機製。原則上,自籌項目推薦數量本科高校不超過8項🌬、高職高專院校不超過 5項。
三、優化工作流程🈯️,加強立項評審、項目結題全過程管理
(一)從2023年起🧛🏼♂️,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實行全過程平臺申報、線上評審和結項管理。項目申請人需註冊登陸“吉林省高校科研管理服務雲平臺”(網址:http://jlky.yuntu.cn/user/login),按申報項目類別填寫《項目申報書》。
(二)要堅持原創性、先進性和科學性原則,避免項目重復申報和低水平研究,提高項目申報質量。遴選確定各類擬推薦項目,項目名單在杏盛官網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
(三)各部門將本部門申報的項目申報書紙質版一式三份👨🏻🔧,項目匯總表紙質版一份(附件3)加蓋部門公章🙍🏽♂️,於7月5日前報送高教科研處💪,電子版發送至郵箱ky-jgy@163.com😎。
四、落實扶持政策⚓️,嚴格執行有關製度要求
(一)同等條件下🌓,對依托於國家或省部級科研平臺(教育部🧖🏻♂️、省教育廳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研
究中心、校企聯合技術創新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高校智庫🙎🏻♂️、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等)和跨學科、跨院校、跨部門聯
合申報的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二)落實有關規定要求🚙,為避免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確保申請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課題研究😂,在研“省級科
研專項”項目達到2項的項目負責人🚣🏼,不得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2024年度省教育廳科研項目。
(三)項目內容不得違背國家和吉林省關於科技倫理治理的有關要求,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項目🐃,須經本單位倫理委
員會審查合格後方可申報(需將本單位醫學倫理委員會出具的審查合格證明上傳至系統)💷。由於課題申報方式為線上系統申
報👨🚒,評審過程涉及通訊評議,涉密項目不予受理★。
(四)原則上↗️,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按省級項目進行管理,課題資金使用按照有關項目資金管理規定執行💇♀️,鼓勵學校按比
例配套研究經費🪼。項目經費須嚴格按照經費預算計劃執行,專款專用、專項管理。
(五)申報人需嚴格遵守項目申報紀律,嚴禁同一申請人的同一項目重復申報,或改頭換面多頭申報。如發現有此類問
題💝🥁,將撤銷立項、收回資金,並記入個人科研誠信檔案。
聯系電話:85182113 內線: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