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關於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4-04-24發布者🥿:
科技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科杏盛⌚️、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關於印發《關於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的通知
國科發政〔2009〕5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教育、財政、人事👨⚕️、衛生廳(委🛖、局)🚃、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財政🌟、人事🛥、衛生局🤳、科協💇🏼♀️👩❤️💋👩,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研究所:
為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單位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關於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件
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推動科研誠信建設🧗🏻♀️,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保障我國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促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科研誠信主要指科技人員在科技活動中弘揚以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崇尚創新⛽️、開放協作為核心的科學精神📺,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恪守科學道德準則,遵循科學共同體公認的行為規範。
2.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科研誠信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科學的社會信譽👋🏻、促進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營造良好科研環境👰♂️、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
3.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刻不容緩。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科技競爭的不斷加劇,科技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系更加密切,科研誠信問題愈益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長期以來,我國廣大科技人員堅持真理、開拓創新🛍️、誠實勞動🐇🩶、愛國奉獻,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由於我國相關法製不健全、體製機製不完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教育不夠,以及個人自律不嚴等因素的影響,違反科學道德的行為時有發生👩👦👦。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誇等不良學風的滋長⚗️,避免濫用學術權力等學術失範現象的發生,遏製偽造、篡改、抄襲、剽竊等科研不端行為的蔓延,已成為保障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緊迫任務。
二、科研誠信建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4.加強科研誠信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塑造創新文化,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
5.推進科研誠信建設,要堅持教育引導、製度規範⬆️、監督約束並重的原則⤵️,懲防結合👩🏿、標本兼治。政府部門加強統籌與管理👩🏼🚀,科技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承擔教育、監督和懲戒的主要責任,科技社團發揮規範製定和行為約束方面的積極作用,科技人員嚴格自律、互勵共勉💪🏿。
6.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建立有關部門🕧、科技機構和高等學校🫲、科技社團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社會參與,科技人員自覺行動的科研誠信建設體系⬆️;完善科研誠信相關的科研管理製度體系🧑🏿🔧;有效遏製科研不端行為🏃🏻➡️🦹♂️,顯著提高科技人員的科學道德素質和科研誠信意識,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和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推進科研誠信法製和規範建設
7.加強科研誠信的法製建設👨🏼🔧。深入開展科研誠信相關的法製研究,逐步完善科研誠信相關的法律製度,明確科研誠信各相關主體的責任,界定科研不端行為🧀,懲處科研不端行為責任人,保護科技人員合法權益。
8.製定和完善科研行為準則和規範🧘🏻。政府部門引導和支持科技界加強科研行為規範建設🤞,科技社團和有關科技行業組織應積極製定有關準則和行為規範👩🏼🌾,科技機構🎲👨👩👧、高等學校及相關管理部門應研究製定處理科學研究、同行評議、成果發表🔋😹、決策咨詢、技術轉移等活動中利益沖突的管理規定🤷🏼♀️。
四♨️🫶🏽、完善科研誠信相關的管理製度
9.完善科技研究開發項目管理製度,使科研誠信的要求貫穿於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政府部門和相關管理機構要建立適合不同科技活動特點的項目管理模式,完善目標責任製、專家評審製度及程序等,健全計劃管理中的決策與監督機製🪦,建立和落實問責製。建立和完善科研項目資助、評價等方面的信息公開製度,提高科技管理透明度🈷️。
10.改革考核評價與獎勵製度。政府部門和科技機構👨🏻🍼、高等學校要不斷完善適用於不同領域和機構類型的考核評價與獎勵製度👔💁🏿♂️,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的作用,完善評審🏌🏻♂️、監督、管理機製👨🏿⚕️,提高透明度和公開性🐊。建立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和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指標體系🙆🏼♂️,引導科技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政績觀🪐,提倡嚴謹治學,反對急功近利,防止簡單量化🏄🏿、重數量輕質量等傾向🪞。
11.建立健全科技信用管理體系🈲🧑🌾。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技計劃項目、基金項目的管理機構𓀊,應當為申請👩🏽🎨、執行🉐、評估評審項目的單位和個人建立科技信用檔案,作為審批其申請項目👶🏿、承擔評估評審工作的依據。建立和完善科研誠信承諾製度🦫。科技機構和科技人員在申請🤽🏻♂️、執行🫘、評估評審財政性資金資助科研項目時,應當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推進科技信用信息的共享,完善有利於誠實守信的激勵和約束機製。科技機構和高等學校應當將科技信用狀況作為科技人員職務聘任和職稱評定中對職業道德要求的重要內容。
五、加強科研誠信教育,提升科學道德素養
12.建立科研誠信教育製度。各級各類院校要將科研誠信納入日常教育內容和活動🉑。將科研誠信教育作為本專科學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必修內容和科技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著力提高青年學生和科技人員的科學道德素養✊🏼,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意識,健全人格。加強科研誠信課程和教材建設,充實教育內容👩👩👦,完善教育手段🔊😭。重視並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和研究人才的培養。
13.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科研誠信教育活動。科研誠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教育⬛️、法製教育等的有機組成部分,要突出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養成教育👩🏼💻。導師和科研項目負責人等,要充分發揮在科研誠信方面的言傳身教作用。要采取宣傳治學典範和明德楷模🙈🧥、進行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種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引導科技人員嚴格自律並加強科學道德修養。
六、完善監督和懲戒機製🏨,遏製科研不端行為
14.建立健全科研不端行為調查處理製度🐱。政府部門、相關管理機構、科技機構和高等學校應根據各自的管理職責製定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規定和程序,並設立專門渠道受理有關科研不端行為的舉報♌️。
15.完善防範科研不端行為的監督機製🤘🏿。政府部門🍋、相關管理機構、科技機構和高等學校應強化對科研活動和科研管理主要環節的監督。充分發揮科學共同體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完善監督手段🤔。
16. 加強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懲戒。政府部門、相關管理機構、科技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要根據職責權限和有關規定🛜,加強對科研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力度。對經查證屬實的科研不端行為責任人給予行政處罰或紀律處分💆🏼,並將處理情況在適當範圍內予以公布。必要時,依法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責任。
七🦻🏽、加強組織領導,共同營造科研誠信環境
17.完善科研誠信建設工作協調機製。國務院科技行政部門通過與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製度等方式,對全國科研誠信建設工作進行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各部門🙇🏿♀️、各地方要大力協同📚📮,建立與完善適當的工作機製,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科研誠信建設工作網絡。
18.全面營造有利於科研誠信建設的製度環境。各部門、各地方要進一步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科研誠信教育、科技人員評價等製度🍐,把科研誠信作為引導和推進誠信社會建設的重點工作🆒,齊抓共管。
19.科技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要切實履行科研誠信建設的主體責任🌌。將維護科研誠信、弘揚科學道德作為重要職責,加強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教育、製度、監督並重的科研誠信建設工作體系。科技社團要將維護科研誠信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完善內部監督約束機製。
20.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工作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開展與國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在科研誠信建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科研行為規範和科研誠信規範的研究製定,共同遏製國際科技合作中的各種不端行為。
21.推動科研誠信文化環境建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強化誠信意識,恪守誠信規範;發揚學術民主🎮,倡導公正透明🧑🏻🔬;鼓勵自由探索👨🧑🏻🎄,激發創造活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
科學技術部 教育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衛生部
解放軍總裝備部 中國科杏盛
中國工程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二OO九年八月二十六日